
发布日期:2025-04-23 21:36 点击次数:139
今年2月18日和19日杠杆炒股如何理财,汕头市澄海区盐灶拖神民俗活动如约而至。
自从去年该民俗活动视频在网络走红以后,今年来当地参加活动的外地游客增多。由于场面壮观,该民俗一度被网友公认为“最热血”的潮汕民俗。
盐灶拖神
鲜为人知的是,盐灶也是潮汕地区抽纱技艺的发源地。一百多年前,一位盐灶乡女子将西洋技艺与潮汕刺绣结合,创造出了有“南国名花”之称的抽纱技艺。
盐灶拖神因“热血”一度走红网络
“盐灶神欠拖”是潮汕一句俗语。盐灶乡始创于宋末,当地民众代代流传着一个习俗,就是盐灶神要拖,而且越拖越神。
每年农历正月廿一和廿二两日,乡里都要举办拖神习俗。该地自古以捕鱼为业,相传过去经常有海盗出没,正是有了拖神活动,展现了村民的集体力量,因此远近的海盗都不敢前来进犯。
随着近代行政设村之后,原来的盐灶乡拆为上社村、中社村、上厝村和港头社区。每年的拖神活动就在上社村举办。
今年2月18日和19日,盐灶拖神民俗活动如约而至。四面八方的群众在上社村汇集,主场地被人流挤得水泄不通。
那到底要怎么“拖神”呢?根据村里记载,轮值的村中壮汉要斋戒沐浴,并穿上一件新缝制的短裤,赤膊上场。他们会用绳子把神像捆绑在神轿中,并将神像抬起,在村中游行。
拖神的群众则要紧紧跟着神像,待到指定的空旷场地,众人一吆喝,便冲上去拖神像。护着神像的壮汉们则是要千方百计让神像不被拖走。
由于场面十分壮观,盐灶拖神一度被网友称为“最热血”的潮汕民俗。
潮汕抽纱技艺发源于此
抽纱,也称为“番花”“勾花”,是指用针具在各种布料上进行刺绣及用纱线编结而成的工艺品,传承至今有上百年历史。2014年11月,汕头抽纱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更鲜为人知的是,抽纱这一技艺的发源地是在上社村。
据资料记载,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盐灶人林赛玉在传教士胡纳德的指导下,把潮州传统刺绣技艺和欧洲抽纱技艺结合,创造出独具一格的潮汕抽纱。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盐灶人林桂合首次把澄海抽纱带到汕头港的外国兵舰和轮船上售卖,澄海抽纱贸易开始盛行。
粉色小楼
南方+记者在古朴的上社村中发现了一座粉红色外墙的英式建筑,门牌上写着“怡乐园”,门口挂着“志上小学”旧址的字样。在这座有上百年历史的建筑后面有一处平房,就是当年“培德女校”的旧址。来自西洋的抽纱技术,就是在这里传授给盐灶及周边的潮汕妇女。
抽纱
据当地老一辈的村民回忆,村里的女子从小就要学习“勾花”,主要是当时家家经济条件都还比较差,做一些手工活儿可以帮补家用。而这种传统的技艺,也一度成为潮汕女子的“标配”女红。
如今随着时代进步,机器制造逐步代替了人工,而年轻一代女子也就很少人掌握这种技艺了。
南方+记者 沈丛升杠杆炒股如何理财
Powered by 联华证券_网上股票配资_股票配资官网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